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这会子她正坐在院子里,手里捧着一个破旧的木盒子,眉头紧锁,若有所思。仔细一瞧,这木盒子里装的正是上次姚安安卖菇子的几十文铜钱。


姚安安思量着要不要去问隔壁杨婶子家借点白菜种子,在后院种点大白菜,除了自己家能吃,说不定也能用大白菜换点钱。


天儿越来越冷,家里也没田地,菜也就后院那菜园子里种了一点小青菜、茱萸和葱蒜。冬天本就菜少,再不想想办法,下了雪后估计连小青菜也没得吃了。


家里没有鸡鸭,也没有猪,过年还要买肉吃。


想到这里姚安安就头疼,她的家真不是一般的穷,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。


说干就干,姚安安把盒子收好,又去厨房碗柜里拿了剩下的两颗鸟蛋,这鸟蛋本来还准备今晚炖鲫鱼汤喝的,现在就只能拿它去借白菜种子了。


你要说她为什么不拿鲫鱼去换,还是因为这鲫鱼刺多肉少,没油水还费油盐煮它,村里人都不爱吃,这也是为什么蒋令炎帮个忙就能得两条鱼的原因。


不像后世的人讲究养生,野生鲫鱼炖汤才更有营养,价格也比养殖的贵。这里的村民都不讲究那些虚的,就爱吃那大肥肉,油水足,吃一顿能顶三顿。你去肉摊上买肉就会发现,肥肉价格也比精肉贵,骨头反而是最便宜的。


杨婶子家,杨婶子正在院子里摘菜,两个儿媳妇则坐在一旁做针线。


农闲时间,村里年轻的男人都去镇上或者县里找些短工,赚点家用。上了年纪的没事就去地里看看,偶尔也会在村里转转,坐一处抽抽大烟,唠唠嗑。村里的女人则就在家做做针线或者串门子聊天。


杨大叔就闲不住去地里转转了。


杨婶子的两个儿子杨志强和杨志伟也趁着农闲,也都去镇上打短工了。


瞧见姚安安进来,杨婶子站起身来,笑道:“今儿怎么过来了?”


“婶子,这是我昨儿得来的鸟蛋,送来给您和杨大叔尝尝。”姚安安笑着将鸟蛋放在杨婶子面前的菜篮子里。


张氏嗤了一声,“两颗芝麻大的蛋,也好意思拿来,咱们家这么些人也不够尝呐。”


她有些不满姚安安早上的那副模样。


杨婶子大喝一声道:“老大家的,你给我闭嘴。”


志伟媳妇李氏听了张氏这话,也直皱眉,但她还是打圆场道:“妹子你有这份心,爹娘和我都很高兴......”


见姚安安站着,又将自己的凳子递给她,“妹子你坐下说话。”


姚安安见李氏解围,伸手接过凳子,笑道:“多谢嫂子。”


张氏瞪了李氏一眼,也不吭声,转身回房了。


到了房里,她朝地上吐了口吐沫,“呸,下贱货,就你会装好人。”


杨婶子脸色不太好,“唉,我们老杨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个媳妇儿。”


顿了一下,又对姚安安道:“你这大嫂子是个拎不清的,你别往心里去。”


姚安安倒并不是很在意,她又不是人民币,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,大不了以后见着张氏就离远点。

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