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  女帝姬倾澜刚刚批阅完奏折,正在活动手腕。

  没有了陈长安,这批阅奏折的事情便落在了她和柳清瑜头上。

  这茫茫多的奏折,她一开始批阅的时候还颇感兴趣,有种纸上定江山的感觉。

  可是两三日皆是如此持续下来,她便真的有些吃不消了。

  哪怕有柳清瑜的辅佐,她依旧感觉到手腕生疼。

  姬倾澜目前只看一些重要的奏折,其余的都是随便批批,但即便如此,依旧感觉到精力被消耗一空。

  “若是陈长安还在……”她刚刚冒出这个想法,就直接掐灭。

  传言之中陈长安批阅奏折极其仔细,对晋国的事情可以说是了如指掌。

  但姬倾澜亲身批阅奏折后,便断定这是谣言。

  陈长安批阅奏折定然极其随便,估计还不如她呢。

  而之前看到陈长安留下的奏折里面,满满透露出的晋国上下全是内忧外患的信息。

  姬倾澜更是断定,陈长安只是沽名钓誉的废物之流。

  相比之前随手解决晋国经济问题的柳清瑜,完全可以说是不值一提。

  既然对批阅奏折已经不感兴趣,如今,唯一能提起女帝姬倾澜兴趣的,便是增发宝钞一事了。

  “黄高,你说朕增发宝钞这件事情,做得怎样?”

  姬倾澜倚靠在椅子上,伸了个懒腰,看着眼前跪在地上的太监总管黄高志得意满道。

  陈长安在时,总是阻止她重用阉人。

  然而那些大臣一个比一个说话难听。

  就连柳清瑜,也不过是堪堪能够参透一点圣心。

  只有这些太监,才能说些忠心的好话。

  这天下是她姬倾澜的天下。

  若是作为天下的主人,都不能开心,那又有什么意思。

  黄高看到姬倾澜那副志得意满的意思,立刻会意。

  “圣上此次解决西北赈灾问题,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啊。”

  “若是陈长安在,非得从百官那里募集银子,让百官大出血才能解决赈灾这事。”

  “而圣上只是略施小计就解决此事,圣上当真是才智过人,乃是当今一等一的明君。”

  黄高抬头,看到女帝姬倾澜的面容变得更加得意,顿时明白自己刚刚的这番马屁起到作用了。

  想要让姬倾澜高兴,一是要照顾姬倾澜的面子,二是要拿陈长安拉出去做对比,作为女帝踩在脚下的垫脚石。

  “不错,朕想的也是如此。”姬倾澜笑道。

  按照陈长安的性子,当真有可能打从百官那里扣银子出来的主意。

  然而如今,她姬倾澜只是简简单单的增发宝钞,就解决了银两短缺的问题。

  百官不用出钱,自然是应该对她感恩戴德。

  而且滥印宝钞多出来的钱,也能用来修建宫殿。

  往日群臣不是喜欢劝谏她不要好大喜功,不要修宫殿吗?

  现在她用的是自己的银子修宫殿,百官又能说出什么话出来?

  无论怎么想,姬倾澜都觉得,增发宝钞作为她执政的第一策,相当的完美。

  至于黄高故意模糊柳清瑜献计和她自己想出计策的区别,姬倾澜完全没有在意。

  在她看来,柳清瑜献计,跟她自己想出没有什么区别,这晋国,毕竟是她姬倾澜的晋国。

  果然,没了陈长安,这晋国照样在运转。

  并且若是陈长安在,她也发掘不出柳清瑜这样的人才。

  姬倾澜立刻觉得,自己恐怕是跟历史里记载的明君一样,天命加身,并且有足够的识人的才能。

  不然的话,为何刚掌权,就有柳清瑜来献计。

  “陈长安那个该死的家伙。”想到这里,姬倾澜就是一阵恼怒。

  若是早点让她亲政,晋国早就更加强大了。

  当夜,姬倾澜早早的就睡了,同时无比的期待第二天早朝上,她宣布增发宝钞时群臣的齐声歌颂和赞同。

  天空阴云密布,女帝姬倾澜的心情却相当的不错。

  因为按照她的估计,她很快就会又有钱又有美名了。

  这晋国的振兴,便从今日开始。

  这过分的乐观,让她没有注意到朝堂之上的肃杀氛围。

  然而柳清瑜却早早的注意到了,文武百官那整肃的面容。

  无数人目光如刀,像是要把那想象中存在的奸臣千刀万剐。

  然而柳清瑜并未在意,在她预料中,今日确实会有一番辩论,但是这场辩论,却是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。

  她只恨,陈长安不在。

  若是陈长安在,她非得当面辩倒陈长安不可。

  然而柳清瑜又看女帝,发现她似乎毫无察觉的样子。

  顿时觉得,今天这早朝,怕是会爆发出一场腥风血雨。

  直到文武百官入列,女帝姬倾澜才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。

  但她料想,这定是因为百官在因为西北灾情和其他种种的内忧外患而担心。

  只要她提出增发宝钞的计策,那么局面立刻就会好转起来。

  殊不知下面满朝的官员,也是悬着心。

  他们心里还存留着最后的侥幸,希望女帝姬倾澜这些日子已经想明白增发宝钞的危害。

  若是女帝不提增发宝钞,那百官自然也用不着“忠言逆耳”,能够与女帝保持表面的和气便是再好不过。

  然而女帝刚刚开口,百官立刻精神一振,知道戏肉来了。

  “西北最近涝灾频发,已然是生民涂炭,朕有意赈灾,但苦于国库银钱不够。

  朕思来想去,决意增发宝钞。目前决定的数额,是增发过往数额的一倍。”

  话音落毕,女帝姬倾澜期待的看向群臣。

  想象着等会儿群臣会如何赞赏自己的英明和果决。

  若是陈长安那个狗贼,定然是犹犹豫豫。

  整天念叨着通货膨胀,万事需要谨慎。

  却不知道,作为帝王,最重要的就是果断。

  朕天生贵胄,自然与陈长安这种泥腿子截然不同。

  女帝话音刚落,群臣中立刻陷入一片死寂。

  众人刚刚悬着的心,此刻已然死掉了。

  素有心疾的官员,此刻捂住胸口,只感觉随时要心疾爆发。

  一倍?增发一半都有物价崩溃的可能。

  若是增发一倍,宝钞怕是要彻底变成废纸了。

  姬倾澜看到群臣无动于衷,心情已经有些不悦。

  直到看到一人上前,才觉得心情稍好。

  此人是大司农李行舟,姬倾澜心中默默的想起此人名字。

  同样是李家大族出身的豪门贵子,自然能够认可朕的政策。

  姬倾澜心中默默满意道。

  “请陛下以社稷为重。”

  闻言,姬倾澜一愣。

  片刻后,她才明白,这李行舟,怕是在反驳自己。

  她立刻眉毛倒竖,好心情没了一半。

  心道,这李行舟,怕是陈长安的残党。

  当初她下手还是不够狠,让陈长安的残党居然留在了朝中。

  “还有谁反对?”女帝摆出想象中的帝王威严,沉声道。

  同时目光在群臣之中扫视,她倒要看看。

  陈长安究竟在朝中还有多少残党。

  又是数人走出,姬倾澜心中默默记下几人的样貌。

  然而很快,她的面色就彻底僵硬。

  不仅仅是几人,朝堂之上,小半的官员都突然出列。

  齐声道:“请陛下以社稷为重。”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