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1935 年的燕京大学,母亲穿着阴丹士林布衫,胸前别着与她同款的红绳。

“曼殊,你父亲又来电话了。”

女校长的声音从实验室门口传来,“他问你今晚是否回家吃饭。”

赵三小姐关掉紫外线灯,指尖抚过照片背后的钢笔字:“崇武,***的‘民生’,不该是让百姓吃观音土。”

这是母亲临终前写的,当时她刚生完赵三小姐,虚弱的手在病历本上画出歪扭的字迹。

现在,这页纸成了她最珍贵的***信物。

傍晚的赵公馆飘着红烧肉的香味,这是赵崇武最爱的菜,也是母亲生前的拿手菜。

赵三小姐望着父亲鬓角的白发,想起今早看见他在书房擦拭北伐勋章,勋章挂钩上还缠着她的红绳 —— 那是她故意留下的,就像故意将《土地法大纲》落在父亲的公文包里。

“尝尝,还是你妈当年的味道。”

赵崇武夹起一块肉,却发现女儿的筷子停在半空。

她腕间的红绳晃了晃,与他勋章上的红穗相映成趣。

这个发现让他胸口发紧,仿佛看见妻子从时空深处走来,指着他的勋章说:“这上面沾的,是百姓的血吗?”

饭后,赵三小姐故意将书包留在客厅。

赵崇武翻开《土地法大纲》时,掉出张泛黄的信纸 —— 是妻子的日记,纸页间夹着干枯的***花,那是他们新婚时种在院子里的。

“今天看见难民吃树皮,崇武却说这是战争必经之路。”

字迹在泪水中晕开,“你守护的到底是国家,还是某个政权?”

他的手指划过 “政权” 二字,仿佛触到了滚烫的炭块。

妻子难产时,南京的高官正在夜总会跳舞;女儿发烧到 40 度时,配给的盘尼西林被监军换成了金条。

这些记忆突然涌来,与陈宇说的 “***是为人民谋幸福” 重叠,让他分不清哪个更真实。

深夜,赵崇武走进女儿房间。

月光下,她枕边放着本《新民主主义论》,扉页贴着张合影:1946 年的上海,陈宇穿着西装,苏晴戴着珍珠胸针 —— 那枚胸针,现在正躺在他的保险柜里,是去年抄查***据点时缴获的。

他忽然注意到女儿的红绳末端系着个金属片,借着月光看清是五角星形状 —— 这是用中正剑的碎片打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