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血的珍珠。

阳光穿过破损的钟面,在珍珠表面折射出五角星光斑 —— 这是苏晴的胸针与赵崇武的中正剑碎片拼成的形状。

“陈先生,该盖印了。”

老翰林捧着砚台,松烟墨混着未干的血迹,在《入城守则》上洇开。

陈宇看见,砚台底部刻着 “还我河山”,正是二十年前十九路军留下的。

赵崇武站在关帝庙前,亲手摘下将官肩章。

勋章、中正剑、珍珠残片,被他整齐地摆放在香案上。

阳光穿过庙檐的破洞,在勋章上投下红星阴影,与青石板上的磷光传单遥相呼应。

“爸爸!”

赵三小姐跑过来,腕间的红绳系着新的五角星徽章,“电厂的***拆完了,工人们正在挂红旗。”

她看见香案上的珍珠残片,想起母亲照片背后的字: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”

陈宇摸出怀表,现在只剩两张照片:十六岁的自己,和赵三小姐递来的、拼合完整的红星珍珠。

苏晴的残片终于找到了归处,在这个新生的城市里,在每个百姓的眼中。

菜市场传来喧闹声。

卖菜的老妇人举着传单奔跑:“耕者有其田!”

她脚下的青石板上,不知谁用鲜血画了颗红星,旁边是孩童的字迹:“陈记者的枪,变成了种子。”

赵崇武蹲下身,指尖抚过青石板上的弹孔。

这里曾是***倒下的地方,现在弹孔里长出了嫩芽 —— 那是地下党埋的鲜花种子,在硝烟中倔强地破土。

他忽然明白,真正的胜利不是勋章,而是这些充满希望的生命。

“集合!”

解放军的号声响起。

赵崇武转身,看见自己的士兵们摘下***帽徽,别上用红绳系着的五角星 —— 那是百姓连夜赶制的。

陈宇站在队伍前列,向他敬礼,阳光穿过他腕间的烫疤,在地面投下 “1949” 的影子。

青石板路的尽头,第一辆载着粮食的卡车驶来。

车身上贴着张孩童的画:解放军叔叔牵着赵司令的手,脚下是盛开的鲜花,远处的钟楼顶端,一面红旗正在晨风中舒展,旗角扫过最后一颗残星。

陈宇摸了摸胸前的红星徽章,金属的凉意里带着体温。

他知道,这场漫长的黎明,不是某个人的胜利,而是千万个像苏晴、李师长、老周那样的人,用热血在青石板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